中华魂·为中华献身208

“孤胆英雄”庞国兴,率领两名士兵打掉印军两个炮兵阵地

作者 郝一燊

庞国兴,1940年5月生,陕西子洲人,1959年12月入伍,1960年6月入党,先后被所在部队评为神枪手、投弹能手、生产标兵。他于1962年参加边疆防御战,被誉为“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”。

1962年11月17日晚,夜幕刚刚降临。庞国兴所在的163团9连就悄悄向印军侵占的西山口地区地摸去。占领这个地区的是印度步兵第四师两个营。第四师是印军的王牌部队,战士们大多为锡克族,战斗力较强。他们在这里构筑了大量的工事,妄图将我军阻挡在这里。

左起冉福林、庞国兴、王世军

就在庞国兴他们悄悄摸到一无名高地下面的时候,印度哨兵发现了他们。一时间高地上的机枪吼叫了起来。我军偷袭不成改为强攻。担任“投弹突击组”第二小组组长、四班副班长的庞国兴和六班战士王世军一边投弹,一边用冲锋枪扫射,首先冲上了无名高地。

印军的实力着实一般,用战后西方媒体的话说,我军好比“热刀子切黄油”,进展神速。号称印军王牌的第四师还没坚持多久就跑了。

庞国兴他们简直打疯了,追着印军跑。混乱中,他发现一股敌人正向西山口逃窜,就紧追不放。随后而来的新战士冉福林看到老战士穷追残敌,也紧跟上来,猛打猛冲。他们追出一段路后,发现与连队失去了联系。

是继续追击,还是赶快回撤退呢?王世军对庞国兴说:“你是正式党员,我是预备党员,小冉正争取入党,你是副班长,我是老战士,小冉是新战士。咱们3人现在远离部队,我们听你的。”

在这个严峻的时刻,庞国兴没有推辞,他说:“我们现在虽然离开了部队,但我们的部队一定会打过来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咱们3个人要团结一条心,敌人少了咱们就歼灭他,敌人多了咱们就隐蔽起来,从侧面配合部队反击。如果找不到连队,咱们就和敌人打游击!”王世军和冉福林异口同声说:“是!”3人的手紧紧地攥在了一起。

勇猛的解放军士兵

他们拐过一个山弯,看到前方不远处,敌军的3门榴弹炮正在疯狂射击。庞国兴根本没考虑他们只有三个人,端起枪就冲了过去。印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蒙了,他们以为自己被包围了,纷纷丢下大炮跑了。

庞国兴初次和印度人交手,没有经验,这时才发现他们是这种“打法”。于是放心大胆,带着两个人一路追了下去,路上他们又遇到敌人一个炮兵阵地。他们用同样的方法,又缴获了4门榴弹炮。

远离部队,深入敌人腹地,就在庞国兴想着该往哪里冲的时候,突然一阵枪响,前面不远处一丛树林中打来一排子弹。庞国兴大喊一声“卧倒”,同时迅速开枪还击。王世军和冉福林也立即开火。庞国兴警觉到可能还有敌人隐蔽在树丛中,就叫冉福林用刚刚学会的英语进行喊话。小冉正喊得起劲,忽然听到西山上响起了机枪声。他们寻声望去,只见山顶上又冒出一股敌人,正朝我军主力方向射击。

一边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,一边是对我主力构成极大威胁的火力,打不打?庞国兴果敢地决定:虽然身处险境,但为了掩护主力,打!他命令冉福林继续监视敌人,王世军注意观察公路上的情况,自己操起步枪,朝山顶瞄过去。“叭”,一声清脆的枪响,一名敌军官应声倒地。其余敌人顿时作鸟兽散,各自夺路逃命。

1963年,王树声(左)接见庞国兴

庞国兴在离开大部队的两天多时间里,打了5仗,攻占了敌人两个炮兵阵地,击毙敌一、二级准尉以下官兵7名,缴获火炮7门,炮对镜、望远镜各4副,推土机、汽车4台,而我无一伤亡。

战后,庞国兴荣立一等功,被提升为排长,他所在的班被命名为“庞国兴班”。1963年,庞国兴被国防部授予“全军战斗英雄”称号,10月1日在北京参加国庆观礼,受到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
(编辑 赵晋波)